当面粉裹住童趣,番茄遇见鸡蛋,鹏程小学的楼顶“天空原乡”变成了一间充满烟火气的露天教室。一缕炊烟袅袅升起,欢声笑语漫过原野。四年级2班的孩子们走出课堂,奔向“天空原乡”,当教学楼顶的劳动实践基地摇身变成“野炊小厨房”,孩子们系上围裙、挽起袖口,灶火的温度、合作的甜蜜,交织成这个初夏最动人的童年记忆。
第一章:劳动乐趣,指尖上的传统文化
5月7日中午,平日里种植的楼顶平台摆起了案板与灶台,孩子们盯着食材摩拳擦掌。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齐齐动手包饺子。用面皮包裹新鲜的肉馅,小心翼翼捏出褶子,饺子像一朵小花。有人包出“元宝饺”,有人发明“太阳花饺”,形态各异的饺子扑通入水,翻腾的水花里藏着千年饮食文化的传承。
第二章:烟火厨房,舌尖上的合作
在老师的指导下,他们学习洗菜切菜,原来课堂外的知识如此鲜活!当锅铲与铁锅碰撞出清脆的声响,劳动的快乐早已胜过一切说教。分组协作的野炊时刻,是智慧与温情的交融。有的孩子专注翻炒,俨然“小厨神”上线;有的细心守护灶火的温度;还有的创意摆盘,让普通的食材变身艺术。一锅锅香气四溢的“班级招牌菜”,不仅是味蕾的盛宴,更是团队默契的见证。
第三章:原乡画布,品尝劳动成果
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,一道道美味佳肴新鲜出炉,同学们围坐在一起,品尝着自己亲手做的饭菜,脸上洋溢着满足和自豪的笑容。大家一边享受美食,一边分享着彼此的快乐,欢声笑语回荡在整个校园野炊场地。
这场野炊,不仅是一次味觉的冒险,更是一次心灵的远足。孩子们在泥土中读懂耕耘的意义,在烟火里尝到分享的甘甜。感谢天空原乡这片沃土,让鹏程学子的童年多了一抹野性与诗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