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目前的位置:网站首页>德育活动>正文

【1000个行知故事】行知会客室·第64期

来源:成都市温江区鹏程小学校 发表时间:2025-03-27 阅读次数:93

做客鹏小,聚焦家庭教育热点。

2019年,鹏小创办鹏程家长学校,始终坚持“家校携手,共建未来”的建设理念,推动校园行·家课程的发展。

2021年,在国家教育方针的指导下,在学校前期工作的积累下,鹏程“行知校长进校园”项目应运而生,通过“四定一申请”的形式邀来家长朋友开启为期一周的校园体验活动。

2022年初至今,“1000个行知故事”持续更新中。

2025310日我们迎来了第64位行知校长2年级22班的陈小布妈妈,升旗仪式结束以后,在刘永璇主任的带领下,陈小布妈妈参观了解了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情况,并就家校共建、共育进行了交流沟通。

她走进校园,去发现鹏程校园里的动人风景:

沿着青砖步道前行,教学楼前的不知名花枝正垂下粉色的铃铛,孩子们稚嫩的水彩画在风中轻轻摇晃。

转角处的樟树下,几位老师正蹲着身子和孩子们观察蚂蚁搬家。他们的影子被斜阳拉得很长,与满地金黄的扇形落叶编织成流动的光影毯。音乐教室飘来的钢琴声里,我听见露珠从竹叶尖坠落的清响,听见铅笔在素描本上沙沙行走,听见岁月在砖缝里悄然生长。

朝阳金色的阳光漫过教学楼时,我忽然懂得这所校园最动人的风景:那些在春风里舒展的生命,那些被知识浸润的时光,那些在师长目光中抽枝的嫩芽,才是教育最本真的模样。离校时,我把沾着青草香的手帕叠进行囊,知道这里流淌着的,是比任何景观都珍贵的生命之河。

校长室墙面写着“鹏飞九霄,直立前程”。或许真正的教育不在教案的页码里,而藏在孩子们奔跑时扬起的衣角,在课桌抽屉里悄悄发芽的绿豆苗,在那些被耐心呵护的走神瞬间。离校时回望教学楼,夕阳正把玻璃窗熔化成液态琥珀,恍惚间看见无数童年的倒影在其中游弋。

作为家长,他在亲子阅读时光中为我们带来了一些家庭教育的想法和思考:

最近,我和孩子一起读了《把时间当作朋友》这本书,收获颇丰。书中提到,时间是不可逆的,但我们可以学会与它做朋友,让它成为我们成长的助力。

书中强调了“主动学习”的重要性。作者认为,学习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,而是主动地构建知识体系。在家庭教育中,我尝试引导孩子自主探索,而不是一味地灌输。比如,当孩子对历史感兴趣时,我会陪他一起查阅资料、讨论观点,让他在主动学习中感受到知识的乐趣。

书中还提到“时间管理”的方法,比如“番茄工作法”。我将这种方法引入到孩子的学习中,让他在专注学习25分钟后休息5分钟。这种方法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,还让孩子学会了合理安排时间。

《把时间当作朋友》让我明白,教育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,而是引导孩子学会自我管理、自我成长。通过与孩子共读这本书,我们不仅学会了时间管理的方法,更在亲子关系中建立了共同成长的纽带。

教育是一场漫长的旅程,我们不能期望一蹴而就。让我们用爱去浇灌,用时间去等待,相信每一个孩子都能在自己的节奏中,成长为一棵独一无二、顶天立地的大树。因为,没有一棵树一开始就是一棵树,而每一棵树,都值得我们用心去守护和期待。

“行知”为名,是寄愿家校共育的过程中,我们能够一起行走起来,体验起来;知晓起来,沟通起来;温暖起来,聚力起来!

通过家长朋友走进学校,了解学校的办学理念,感受学校的管理制度;

走进班级,知晓班级的成长文化,观察孩子的一言一行;

走进课堂,静听教学的润物无声,细品孩子的快乐成长;

走进课程,丈量课程的丰富多彩,明晰孩子的无限可能;

走近老师,感同教师的良苦用心,聆听教师的娓娓道来;

走进活动,体验教育的自由生长,关注个体的独特魅力……

总之,通过“行知会客室”,“行知校长进校园”,搭建家校沟通的桥梁、理解的桥梁、合作的桥梁,家长和学校变成同盟军、合作者、好朋友,从而让家校共育落地生根!

4.jpg

联系电话
028-82626772
微信公众号
联系地址
温江区花土西街66号
Copyright 2019-2020 成都市温江区鹏程小学校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