鹏成都市温江区鹏程小学校秉承“植根鱼凫文化,舒展直立生命”的理念,从“劳动与生命”、“劳动与生活”、“劳动与自然”这三个维度构建了学校劳育课程,其中,“劳动与生命”视野下打造的班级微型劳育活动成为我校劳育课程的一大亮点。为了更好地践行劳作活动,拉近城市与田园的距离,老师们奇思妙想,将教室阳台变成微型劳动试验田,开设班级劳育亲子活动日,鼓励亲子培育,将种子培植为幼苗,再将幼苗移栽到班级种植盆,由孩子们在教室里培育蔬果。来!让我们一起走进彩虹中队的后花园,看看他们的微型劳动课!
·鱼菜共生·循环农业·生态系统
这么多专业的问题,孩子们似懂非懂,不过每天无论是早上还是课间,只要一有闲暇,他们都会兴奋的跑去属于他们的“后花园”……没有土壤、没有施肥、不用换水,神奇的种子发芽了,小鱼儿灵动的、自由自在的游玩着……那么这一切的生命律动到底靠的是什么呢?9月23日星期三下午,我们邀请到了科学王老师,给孩子们带来了一堂《生态系统》的主题课。课程以动画短片《神秘的海岛》开启,介绍了我们生存的环境是由生物和非生物组成,那么生物又分为动物、植物、其他生物三个部分,非生物则分为阳光、空气、水、土壤、气候五个部分。
那么,学习了这么多生态循环系统的知识以后,我们的鱼菜共生又是怎样的工作原理呢?顾名思义,鱼菜共生就是鱼菜互利,在同一环境中共同生长。鱼菜共生是水产养殖和水培(或无土栽培)的结合,不同农业生产方法的结合。最早的鱼菜共生已有数千年的历史,如中国的鱼稻混养和桑基鱼塘。原来,鱼有两种排泄物,一种是看不见的氨,另一种是固体,这就是我们能看到的鱼便。两者都不能被植物直接吸收。而鱼菜共生利用硝化细菌将鱼排出的氨转化为硝酸盐,将鱼排泄物转化为植物肥料将养鱼与蔬菜有机结合,形成可持续的闭环系统,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。
在我们的主题课接近尾声的时候,王老师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收获——有的说每天都会去观察生菜苗的变化,有的说要爱护菜苗,有的说不能多浇水……看来大家的收获还真是不小呢?最后王老师还推荐了成熟后的生菜怎么烹饪,看得大家口水直流,迫不及待的跑去看看自己的菜苗!
菜苗小小要培养,雏鹰宝贝快成长!相信在教室里的微型劳动中,孩子们一定能学到更多的知识,感悟劳作的粒粒皆辛苦,体味收获的颗颗都幸福!在鹏小的校园中成长为翱翔蓝天的雄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