亲爱的同学们:
大家好!我是六年级6班的罗老师,今天我在国旗下演讲的题目是:《传统美德根植于心,珍惜粮食践行于行》。1997年11月第20届联合国粮农组织大会决议,确定把每年的10月16日定为“世界粮食日”。为什么要设立这样一个节日呢?很显然,目的是为了呼吁我们每个人都要爱惜粮食,节约粮食。
自远古以来,爱惜粮食的优良品德就已经深深地驻扎在了我们华夏民族基因之中。自上古时代的采集狩猎,古代的男耕女织,从《周易》的“一粥一饭,当思来之不易”,到《悯农》的“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”……从海子的“从明天起,关心粮食和蔬菜”,到袁隆平老先生大力研发杂交水稻。一粒一香,都是中国人对于珍惜粮食最美好的情话。
粮食来之不易,是利民之本,更是立国之基。没有来自于生活物质的基本保证,灵魂难以诗意的栖息。放眼世界,目前大约有三分之二的地区正处于饥饿的环境之下。众所周知,我国人多地少,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进口国,进口数量在逐年增加,甚至在我国中西部地区仍然有儿童食不果腹……一些粮食专家的分析结果更像是一种警告:如果不给予足够的重视,任由浪费现象发展下去,中国将在数年后可能发生粮食短缺问题。还记得记者采访袁隆平老先生的时候,他谈及早期研究,看到群众的饥饿,内心十分的悲痛,时过境迁,我们不能让悲剧重演。
在我们身边,存在着许多不珍惜粮食的不文明现象。例如:有同学认为,我已经付了钱,浪费了随意。可是,真的能够如此的任性和随意吗?我们知道,于跬步至千里,积小流而成江海。今天的你浪费了一盘青菜,明天的我浪费一盒米粉,点点滴滴都汇聚起来,就会造成食物的分配不均和浪费,据统计我国每年的产后粮食约有850亿公斤被白白浪费掉,这是巨大的损失!
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:“浪费之风务必狠刹!要加大宣传引导力度,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。大力宣传节约光荣,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,努力使厉行节约、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。”那么作为新时代少年,我们该做些什么呢?首先,在日常三餐中,我们可以适量定餐,避免剩菜;其次,在日常生活中不与他人攀比,以节约为荣,浪费为耻,从个人做起,从日常做起,积极影响和带动身边更多的人;其三,杜绝校园“舌尖上的浪费”,养成节约粮食的好习惯。积极监督身边的人,及时制止浪费粮食的现象,营造“厉行节约、反对浪费”的良好氛围。
同学们,麦田在抽出枝条向上生长,我们也正在粮食的滋养下成长。珍惜粮食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和义务,让我们从不浪费自己手中的每一粒粮食做起,重在坚持,向浪费陋习告别,让勤俭节约在校园蔚然成风。